制圖:任之初
在雄安新區,有很多基層工作者不辭辛苦投身防疫一線,他們逆行而上、沖鋒在前,用實際行動守護著老百姓的平安,構成了這個春天一道道美麗的風景線。
劉占社:換個方式繼續守護村民
2019年10月,雄安新區安新縣大王鎮于莊村黨支部書記劉占社從于莊村搬到安新縣城的小區租住。鼠年春節前夕,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地蔓延,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健康受到嚴重威脅。“我們村不一樣!去年村民們都搬出來了,來到這個小區租住,為了小區居民和本村村民的平安健康,主動加入到小區的防疫工作中來是我們的責任。”劉占社說,“村子拆了,但是守護村民的心一直在。”
村干部志愿加入到小區疫情防控工作中。安新縣征遷安置工作指揮部辦公室提供
在劉占社的帶動下,于莊村村兩委干部紛紛爭當小區的志愿者,積極融入到小區的各項服務保障工作中。“很懷念村里的大喇叭,現在村子拆了,我們也不能閑著,志愿加入到租住的小區防疫工作中去。”劉占社說。
白海寧:作為共產黨員,我要沖鋒在前
“作為共產黨員,我要沖鋒在前,站在防疫的第一線;作為村里的帶頭人,保護百姓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我的首要職責。”疫情面前,安新縣劉李莊鎮東白莊北隊村村支書白海寧這么說。
白海寧(左)在村口的一處檢查站執勤。
白海寧,畢業于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械工程學院。作為“80后”的他在疫情來臨時,帶動全村的黨員干部、普通群眾堅守在村口的檢查站,24小時輪流執勤,實行嚴格管控措施,在村里建立起抵御疫情的銅墻鐵壁,全力抗擊病毒的入侵。
除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白海寧還多次穿梭在菜市場和商店,多方聯系比對供貨商,確保物價穩定和菜品質量。白海寧說:“村里所有的商戶都在北隊村超市、菜店管控微信群里,他們每天都要上報店內消毒情況與個人健康狀況,從而保障村民每日正常生活需要。”
陳澤全:疫情面前,沒有大家何來小家
陳澤全在上坡村菜市場入口處維持交通秩序。
“在這個特殊時期,我應該沖鋒在前,這是我應該做的事情!”容城縣委黨校二級主任科員陳澤全是一名擁有30年黨齡的老黨員,在疫情來臨之際主動結束休假,第一時間進駐南張鎮蘇李莊村,投身到當地的防控工作中。
陳澤全的兒子在天津工作,一年只有在春節才能回家,往年這時候,他們爺倆兒還能多相處一段時間。但是承擔起防疫責任之后,陳澤全每天早出晚歸,極少能與兒子一起吃頓飯。“疫情面前,如果沒有了大家,何來小家,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就要對得起胸前的黨徽。”陳澤全說。
吳福勝:越是艱難,黨員干部就越要挺身而出
吳福勝在北關小區清理衛生死角。
吳福勝是容城縣政法委副書記,在防疫工作開始后,他第一時間安頓好父母和妻子之后,便投入到縣城北關小區防疫工作中。“越是艱難,黨員干部就越要挺身而出,勇挑重擔。”吳福勝說,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工作不能有半點馬虎,必須全力以赴。
他帶領同事建立了“一網一群一臺賬”的工作模式,不間斷開展摸排。對于有群眾反映或是舉報的重點戶,吳福勝做到了每戶都要面對面、人見人的排查登記,確保萬無一失。同時,吳福勝還跟同事們一起對小區內的環境進行了徹底清理和消毒,安排專人每天在小區附近灑水,防止粉塵污染。
楊國明:疫情一天不消除,我就一天不撤退!
楊國明在環東小區胡同內噴灑消毒液。
“60后”的楊國明是容城縣改發局二級主任科員,在春節當天就參與到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中,挨家挨戶進行排查,詳細記錄每一名居民的信息,并將每一戶的家庭成員、年齡、電話等信息都整理匯總在一起,確保了疫情防控工作扎實開展。
同時,他還堅持在小區執勤,嚴格執行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對小區出入人員進行體溫測量、詳細登記出入信息。每天在小區內定時噴灑消毒水,并督促居民進行院內消毒。由于長時間不在家,他的孫子十分想念爺爺,但是打過去電話,楊國明也是簡單安慰幾句就又投入到工作中。“疫情一天不消除,我就一天不撤退!”楊國明斬釘截鐵地說。
翟會民:執勤創作兩不誤
2月2日,雪后初霽,雄縣米家務鎮楊莊村東的進村路口,一張桌子上放著電子體溫計和執勤情況登記表,一面黨旗高高懸掛,在皚皚白雪的映襯下格外鮮艷。
當天下午3時,楊莊村村干部翟會民正在這里值守。不同的是,此刻,他時而凝眸沉思,時而奮筆疾書。原來,他一邊執勤,一邊為防控疫情進行快板創作。他是保定曲藝家協會理事、雄縣曲藝家協會副主席,還是李派快板第三代傳人。
“趁這會兒有靈感,我得盡快把快板新段子寫出來,鎮里還等著在喇叭里廣播呢!”翟會民說。
翟會民說,希望通過快板說唱,激勵更多人投身抗疫,“黨員爭相頂上去,哪怕虎穴與龍潭。不忘初心齊奮戰,牢記使命定勝天。”
孟二喜和李二樂:發揮余熱,為疫情防控作貢獻
容城縣審計巷口每天都有兩位身穿紅馬甲的身影,給每一位進出胡同的人員逐一登記,認真測量體溫,給胡同內外噴灑消毒。
他們一位是審計局的孟二喜,一位是已經退休的審計局老員工李二樂。孟二喜今年五十多歲,曾經患過腦血栓,做過心臟搭橋手術,本來應該在家休養的他,接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任務的時候,二話沒說,立即承擔起審計巷的疫情防控任務。本來已經在家樂享晚年的李二樂,也主動投身疫情防控一線,發揮余熱,為疫情防控作著貢獻。
他們每天張貼標語、發放告知書、挨家挨戶摸排情況、走訪宣傳……每一項任務都認真完成。遇到風雪天氣,兩人依然堅守。孟二喜說:“在那待著踏實,國家有難,作為一名老黨員必須發揮自己的余熱,為國家作一點兒貢獻。”
“90后”張毓:因為熱愛,所以選擇
張毓,1992年出生,現任大河鎮黨政綜合辦公室副主任、組織辦副主任。家住保定的他,平時三、四周才回家一次,大河鎮已經成了他的第二個家。大年初一他提前回到單位,每天都在為疫情防控工作忙碌著,整理上報單位返崗人員發熱情況報表、外出返鄉人員動態管理臺賬,撰寫疫情防控回頭看報告……去年他也是這樣不分晝夜地忙著征遷工作。有人關心他工作累不累時,他回答說:“我熱愛這樣忙碌,因為熱愛,所以選擇;因為選擇,所以負責。”
李錦輝:作為一名黨員,我必須時刻謹記自己肩負的職責
安新縣三臺鎮王公堤村的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王公堤村黨支部書記李錦輝就沒閑著,摸排全村居民情況、登記返鄉人員信息、宣傳防疫知識、帶頭在檢查站值守,晝夜不歇,吃飯、睡覺都是在檢查站解決,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8個小時,一絲不茍、嚴陣以待。
正在村口檢查站執勤的李錦輝。
李錦輝的擔當奉獻被村民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在王公堤村黨員干部們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人主動報名成為志愿者、主動捐款捐物,為疫情防控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十幾年前抗擊‘非典’的時候我就是村里的一名黨員干部,如今又出現了新的疫情,作為一名黨員,我必須時刻謹記自己肩負的職責,不管多苦多累,一定要守護好全村的安全,堅決打好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李錦輝說。
徐坤剛:赤子情懷守一方土地 履職盡責保一方平安
為了防控疫情,從大年初二起,雄州鎮鄧西樓村主任徐坤剛就和志愿者們一起夙夜值班。春寒料峭,徐坤剛怕志愿者們凍著,就購買了簡易棚,添置了取暖設備。他還自掏腰包,煮了熱乎乎雞蛋端到檢查站,“給孩子們補充營養。這天寒地凍的,看著心疼,多盡一份心吧。”
徐坤剛為檢查站志愿者準備飯菜。
徐坤剛的認真細致、盡職盡責不只體現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在“三清一拆”“美化人居環境”的落實上也毫不含糊。拆完了室外廁所、斷壁殘垣、清理了積存的雜物垃圾,徐坤剛又謀劃著在村主要道路和小路邊種上花籽。
“大家伙投了我一票,我就得對得起大家伙的信任。必須得把疫情拒之村外,也得為鄉親們謀劃更好的生活環境,這是我的職責,也是我的心愿!”徐坤剛說。(中國雄安官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