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由北京市民政局、天津市民政局、河北省民政廳聯合舉辦的“海上生明月,云下寄追思”——2021年首屆京津冀骨灰撒海清明公祭儀式在天津港海域舉行。
在現場,來自京津冀的50余名骨灰撒海逝者家屬代表向大海默哀,緬懷骨灰海葬的親人,寄托無盡的追思。伴隨著三聲汽笛響起,家屬們把鮮花和親手寫下的寄語撒入大海,將思念與祈福寄托于海上的清風,為逝去的親人送去祝福。據了解,這些寄語卡用環??山到獾募埐闹瞥?,可以溶解在水中,不會造成污染。
海葬是將骨灰撒入大海的一種節地生態葬法。據省民政廳社會事務處處長尹學廣介紹,我省開展骨灰海葬活動已有20多年歷史,石家莊、唐山、秦皇島、保定、張家口、滄州等地近8000名逝者魂歸大海。近年來,隨著移風易俗的深入推進,群眾海葬參與度逐年提高,撒放需求越來越多,今年全省已經預約登記900余份。3月31日,滄州市在黃驊港組織了骨灰集中撒?;顒?,撒放骨灰28份;近期,石家莊、唐山、秦皇島、張家口等地也將組織不少于7批次的海撒活動,以滿足廣大群眾需求。
聯合舉辦骨灰撒海清明公祭活動是今年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門協同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今后,省民政廳將繼續運用好京津冀骨灰撒海公祭活動這個平臺,積極推廣更加人性化、更加符合時代要求的節地生態安葬方式,弘揚文明祭祀、綠色殯葬新風,促進全社會移風易俗。(記者解楚楚、高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