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看白洋水,帆開遠樹叢。
流平波不動,翠色滿湖中。
大家好,歡迎收聽系列廣播劇《白洋淀故事》第184期。白洋淀的傳說和故事非常多,今天就來說說白洋淀織葦席。
過去,白洋淀地區的群眾生計一靠漁業、二靠葦產,所以當地葦編業興旺發達,織席打箔也是婦女的主業。
葦編承載了白洋淀人的記憶,就像《荷花淀》里描寫的一樣,“女人坐在小院當中,手指上纏絞著柔滑修長的葦眉子。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懷里跳躍著?!?/font>
堆在墻邊的葦桿。
葦席在白洋淀可謂歷史久遠。1981年,考古人員就在容城上坡遺址內發現了葦席的痕跡,這說明早在三千年前白洋淀地區就產葦席了。
白洋淀的葦編業曾經很是興旺。
編織葦席前有一道工序——選葦,就是把葦眉子按照長短進行分類。人們把這個分類的過程叫作投葦。把一捆葦眉子解開,只留下根部的捆扎,抓住最長的葦眉子抽出一部分,然后一個人踩住葦眉子的根部,另一個人可以順利地把長葦眉子選好抽出來,這叫大葦,然后依次選第二長度的,稱為二葦,第三長度的稱為三葦或短葦。每次選好抽出,都需要有人踩住葦眉子的根部。
編織葦席是白洋淀婦女曾經的主業。
葦子選好,這下來就是軋葦、編織,最后修整。一張葦席可以同時由兩人或兩人以上編織。葦席品種繁多,形態各異、用途不一,人們根據用途將葦席分為炕席、囤席、包裝席、裝飾席等類別。
現如今,用葦席的少了,當地人也不再以打葦席為生。這編織葦席的技藝仍舊留在當地人的記憶里,揮之不去。
下期預告
淀里的魚兒品種頗多,比如鯉魚、鯽魚、黑魚、鲇魚、草魚和刀魚。它們各有習性,民諺說:“黃瓜魚溜邊兒,泥鰍沉底兒,鯉魚會跳,鲇魚認道。墨魚顫,刀魚弓,鯽魚扭秧歌,鱖魚不愛動?!毕缕诘南盗袕V播劇《白洋淀故事》,為您說說白洋淀釣魚那些事兒。
關于廣播劇《白洋淀故事》
白洋淀是河北名片之一,古有“北地西湖”之稱,今有“華北明珠”之譽。自古以來,發生在白洋淀的傳說故事很多,而且非常精彩。新華網、新華社河北分社、河北省委網信辦、河北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聯合推出系列廣播劇《白洋淀故事》,以廣播和漫畫的形式,帶您穿越美麗神秘的白洋淀,領略魅力燕趙。
好故事仍在繼續,敬請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