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雄安官網4月17日電(黃海)在2022年容城縣“兩會”上,《容城縣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傳統產業提質發展、有序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當前,容城縣在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和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制定了《容城縣支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若干措施》,高標準打造毛絨玩具產業總部基地,大力發展直播電商、跨境電商等,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為深化合作對接,容城縣推進建設產業轉移集中承載地建設。近年來,容城縣進一步深化與周邊產業轉移承接地的對接合作,幫助保定來福汽車照明集團、河北天安紡織公司在滄州市獻縣建立產業基地。據悉,滄州來福項目于2021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滄州天安紡織項目已于2020年9月建成投產。與此同時,容城縣積極協調金融機構開發“征遷貸”業務,助力外遷企業重點項目建設,累計為7家外遷企業提供貸款2.6億元;引導支持澳森制衣、津海服裝等10家規模服裝企業組建雄源服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建設淶源縣雄源服裝智能制造基地,積極推進企業智能化改造和裝備、工藝、管理等方面提質升級,建成生產車間3萬平方米、展示大廳2200平方米,安裝智能生產線8條,年產西服30萬件(套),目前已正常生產,帶動當地群眾就業500余人。
為加快全縣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容城縣全面提升縣域傳統產業發展水平。目前,容城縣對支持符合發展方向的傳統產業實施現代化改造提升,支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平臺建設,支持傳統產業品牌建設上檔升級,支持企業申請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支持企業打造示范引領性項目等已落實扶持資金。
積極培育創新主體,容城縣大力發展高新技術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容城縣建立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科技型企業培育庫,深入企業一線走訪調研,協調解決企業面臨的難題,加強政策宣傳,對條件成熟的企業進行上門服務并全程跟蹤指導。截至目前,全縣高新技術企業26家,科技型小企業336家。
容城縣積極保障疫情防控物資儲備,完成總投資2000萬元的保定澳森制衣口罩及醫用防護服十萬級凈化無菌無塵生產項目,該項目年產150萬件防護服及1億只口罩,填補了新區醫用防護服、手術衣和醫用口罩產能的空白,為新區疫情防控應急物資儲備保障作出了重要貢獻。2021年9月,澳森制衣、集宏興服飾、津海服裝3家企業榮獲“河北紡織服裝行業捐助抗疫先進集體”稱號。
容城縣加強品牌建設,推進產品價值升級。容城縣積極引導企業加大投資力度,積極參加時尚深圳展、廣交會、上海服裝服飾博覽會等高端展會,提升產品知名度和美譽度,2018-2021年共有12家企業榮獲“河北省十大服裝品牌”“河北省優秀服裝品牌”“河北服裝服飾暢銷品牌”等稱號。另外,容城縣還大力發展電商和網紅經濟,推進銷售模式升級。以晾馬臺鎮輕紡城電商基地為依托,大力發展研發設計和網絡營銷,助力企業發展網紅經濟,高標準打造毛絨玩具產業總部基地。針對征遷群眾舉辦電商和直播培訓班,吸引年輕人通過毛絨玩具網絡營銷創業增收。
下一步,容城縣將持續做好搬遷企業對接幫扶,用好“雄安新區”“北方服裝名城”兩張名片,加大企業一對一幫扶力度,確保外遷企業落得住、發展好,加快雄源服裝智能制造基地二期等轉移項目建設;引導扶持企業加快升級步伐,持續推進服裝產業設計升級、品牌升級,進一步加強與專業院校、知名設計師對接合作,提高研發設計創新能力,搭建企業集聚平臺,強化品牌建設,提升工藝水平和產業鏈整體競爭力。持續強化毛絨玩具產業文化創意設計能力建設,提高產品價值含量,做大電商模式,充分利用自貿區政策優勢,發展跨境電商,鞏固擴大毛絨玩具產業發展成果;高效利用企業資產,盤活企業資產,持續推進企業廠房改造利用,擴大高質量餐飲、住宿行業服務供給,帶動消費升級,進一步提升城市承載力。發展樓宇經濟,為創業者開辟更大空間;持續做好就業服務,穩定傳統產業就業崗位,擴大餐飲、生活服務等就業規模,培育適應現代服務業、高端高新產業需求的新一代勞動者。鼓勵支持創新創業,建設更高水平的眾創空間,緊密對接新區建設需求,積極開發就業崗位,開展精準幫扶,實現精準就業、舒心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