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觀察團成員怎么選”“我希望觀察團有哪些活動”“兒童觀察團主要干什么”……河北雄安新區首屆兒童觀察團招募令一經發出,孩子們各抒己見、大膽發言,對觀察團任期制度、活動主題等提出有益建議,充分保障兒童在社會生活中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這是雄安新區推進兒童友好建設的一次生動實踐。
立足“一米”視角,明確規劃“新藍圖”
“建設‘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典范城市,‘一米’高度也在其中。”雄安新區積極探索兒童友好城市建設“雄安路徑”,推動“一米高度看城市、看世界、看未來”理念融入城市建設發展全過程、全領域。堅持兒童優先,擬定實施方案,確定4項原則,明確4大目標,細化5大類28項建設任務,強化5大保障。從政策體系、服務體系、權利保障、空間建設、發展環境等維度,繪制“時間表”“路線圖”,“項目化、清單化、閉環式”推進工作,努力培育打造一批兒童友好城市標桿項目、培育3個兒童友好示范區和40個兒童友好示范社區,力爭到2025年前納入國家兒童友好城市試點。聚焦讓城市更溫暖、更包容、更能滿足兒童的成長需求,高標準規劃城市建設“新藍圖”。
雄安新區組織兒童到府河濕地觀測白洋淀野生鳥類。
優化“一米”關懷,打造愛幼“新生態”
“兒童友好城市建設,關鍵靠全社會對兒童的關懷。”雄安新區積極開展家校社共育試點工作,加強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增強家庭監護責任意識和能力,建立學校、社區、家庭一體的育人模式。廣泛實施“托育”行動,參照相關要求,增加0-3歲嬰幼兒照護設施,加快推進托兒所建設,將“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青少年服務設施”納入5分鐘生活圈。有力落實“社區球場”行動,建設15分鐘生活圈的大型多功能運動場地、10分鐘生活圈的中型多功能運動場地、5分鐘生活圈的小型多功能運動(球類)場地,精心打造家門口的“社區運動角”。推出多樣化“暖童心”活動,推出“愛容東,愛運動”“大手拉小手親子趣味運動會”“我行我塑白洋淀面塑制作”“幸福安全心連心”等品牌活動,高質量營造愛幼護幼“新生態”。
雄安新區安新縣大健康公園舉行籃球賽。
凝聚“一米”合力,擦亮城市“新名片”
“堅持多元共建兒童友好城市,讓雄安增添一張新的城市名片。”雄安新區凝聚學校、社區、社會組織等各方合力,全力提升兒童城市建設軟硬件水平。按照5分鐘、10分鐘、15分鐘生活圈要求,高標準配建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設施,建成一批風雨操場、特色教室、自然生態館、科學實驗室。依托郊野公園、社區公園、城市廣場等打造兒童友好開敞空間。結合道路街區尺度,完善兒童活動場地、出行系統和學徑網絡,打造兒童友好街區空間。在城市建設中,廣泛使用綠色環保的建筑材料,將激發創造力、想象力的造型、色彩等元素融進建筑風貌設計,打造安全健康、自然趣味的兒童友好公共設施。認真聽取兒童意見,創新兒童觀察團、“童言童語”、社區家長聯席會議、家校社會共育基地等載體,傾聽孩子們的心聲,加強公共部門與孩子們的有機銜接和良性互動,促進兒童權益保障,高標準打造未來之城“新名片”。
在雄安郊野公園活力小鎮開展兒童戶外集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