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雄忻高鐵山西段實現“空中造橋”
8月13日,隨著XG-64型鐵路懸灌造橋機順利完成第一節段自動走行,雄忻高鐵山西段成功實現“空中造橋”。這臺新型“重器”為雄忻高鐵山西段建設注入新動能。
XG-64型鐵路懸灌造橋機作業現場。安進軍 攝
當日上午,在山西定襄雄忻高鐵同河特大橋施工現場,該造橋機如“鋼筋鐵甲”般緊緊環抱梁體,在30米高墩上進行造橋施工。機身周圍設有安全通道,保障工人安全。
圖為XG-64型鐵路懸灌造橋機。安進軍 攝
中鐵三局承擔著雄忻高鐵山西段XXZQ-4標段全長32.155公里的施工任務。管段專業工程種類多,橋隧占線路全長的86.9%,其中橋梁工程結構復雜、特殊孔跨數量多。同河特大橋跨同河連續梁全長208米,連續梁最大跨度64米,施工作業技術難度大。
為保證橋梁架設安全高效推進,中鐵三局聯合中鐵五院研制出XG-64型上承式結構懸灌造橋機,并首次在雄忻高鐵山西段投入使用。據了解,XG-64型鐵路懸灌造橋機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造橋機之一,設計更加輕量化、智慧化。該造橋機由移動支架、模板、電控液壓、安全防護、信息化、智能控制等多個系統組成,可適用于不同跨度、不同斷面的連續梁施工。
圖為現場工人作業。董曉東 攝
“傳統掛籃設備需人工配合千斤頂進行拖拉掛籃前移,而這臺懸灌造橋機可以自動走行,并具有模板自動開合模、自動噴淋養護等功能,且安裝、拆除便捷,結構安全穩定,可有效避免傳統連續梁掛籃存在的傾覆風險。”中鐵三局雄忻高鐵山西段站前4標段項目總工程師余海鵬向記者介紹。
“我們在施工現場還建立了信息化中心,通過大數據、5G等新技術,實現了造橋機行走、模板調節、線型監控、噴淋養護的自動化,結構受力可視化,對施工過程中能實時監控、精準控制、及時預警,連續梁施工更加安全。”余海鵬表示。
據中鐵三局鋼結構分公司負責人喬偉田介紹,懸灌造橋機拼裝僅需要8天,較傳統掛籃設備拼裝效率提升20%;懸灌造橋機模板走行調整每節段僅需6小時,用時是傳統連續梁掛籃模板走行調整每節段的一半,不僅節約人工和機械投入,而且大幅壓縮了時間成本。
雄忻高鐵連接河北雄安新區與山西省忻州市,是中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京昆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線全長約342公里,建成后對加快“軌道上的京津冀”建設、促進沿線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