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雄安官網8月19日電(馬欣譯)美食安新——新白洋淀菜研發工作室負責人陳愛軍是一名地道的安新大廚。被稱為“雄安魚王”的他研制的“新白洋淀菜”有什么不一樣?如何用好創新元素發揚雄安美食文化?“一魚三吃”會碰撞出怎樣的獨特風味?戳視頻,感受雄安美食風采!
相關資料:6月26日,美食安新——新白洋淀菜研發工作室成立暨授牌儀式在安新縣舉行。這家工作室旨在以打造“美食安新”為目標,鼓勵引導挖掘安新美食,創造創新具有安新特色和文化底蘊的美食,豐富白洋淀美食譜系,深入推動安新美食與白洋淀美景、美宿、美禮等高度融合發展,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綜合效益,促進白洋淀旅游高質量發展。
中國雄安官網:什么樣的契機讓您萌生了創設“美食安新——新白洋淀菜研發工作室”的想法?
陳愛軍:白洋淀的食材特別豐富,白洋淀也是著名的旅游景區。“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美食是白洋淀吸引游客的一大要素。并且研發新白洋淀菜對于雄安新區的鄉村振興也起著促進作用,因此我認為,美食安新——新白洋淀菜研發工作室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中國雄安官網:您認為新白洋淀菜比起傳統菜,創新點在哪里?如何用好創新元素激發雄安美食的活力?
陳愛軍:“精致味美,養生守正”是新白洋淀菜的“八字方針”。從選料到制作再到烹飪,新白洋淀菜都對菜品的精致程度提出了更高的創新要求。中國烹飪是以“味”為核心的,必須要抓住味道的創新。選用白洋淀的生態食材,再結合春夏秋冬四時節令、二十四節氣時令,這樣制作出的創新菜品也更加符合養生的規律。“守正”就是創新而不忘本、傳承而不守舊,去探索在這個基礎上菜品怎樣更適應未來發展的需求。
中國雄安官網:在您挖掘白洋淀特色菜品過程中,遇到最大困難是什么?您是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的?
陳愛軍:雄安新區的發展對白洋淀特色菜品的文化內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地食客對白洋淀的飲食文化“尋根”有著較高的期待,而如何滿足來雄安外地食客的飲食需求也成了需要解決的新問題。其實這兩個問題是并不矛盾的。本地人在尋找“深度”,外地人在期待“高度”,而作為一名餐飲人,我們所做的工作就是“厚度”。這就需要我們繼承傳統,滿足未來新的需要,多學習,齊心協力把美食安新——新白洋淀菜的研發工作做好。
中國雄安官網:對雄安美食文化的發展,您有怎樣的期待和展望?
陳愛軍:我對自己和團隊提出了幾點要求:首先我們雄安餐飲人要把發展好雄安餐飲的責任擔起來;第二是“兩項工程”——“挖掘、整理、傳承”和“融合、創新、引領”;再一個我們要打造雄安地方味道、雄安中國味道、雄安世界味道,未來逐步滿足雄安新居民的飲食結構需要,以包容心態不斷創新。要把白洋淀特有的食材,結合各菜系不同的烹飪方法,實現雄安美食文化的創新發展。
中國雄安官網:如果讓您為廣大網友們推薦一道白洋淀特色菜,您會推薦哪道菜呢?
陳愛軍:我向大家推薦一道“三鮮脫骨燉雜魚”。白洋淀燉雜魚是白洋淀全魚宴中的一道名菜,同時這道菜也入選了2022年北京冬奧會“冀菜·宴天下”冬奧菜單。“白洋淀燉雜魚”在白洋淀周邊地區每年創收過億,為拉動地方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在白洋淀燉雜魚的基礎上,我們研制出了一道新菜——三鮮脫骨燉雜魚。這是我們研究白洋淀“三鮮”文化的一次嘗試。“三鮮”就是在白洋淀“河鮮”特色的基礎上,把“海鮮”魚蝦、“草鮮”牛羊肉有機融入進來,讓食材更加豐富。這道菜從健康角度也體現了養生的理念:五行、五味、五色,對應人體的五臟,同時符合春夏秋冬四時節令,融合了傳統文化的底蘊。“三鮮脫骨雜魚”就是在傳統的白洋淀燉雜魚的基礎上創造的一個“創新版”,希望這道菜能為安新、為雄安新區的經濟發展帶來一個新的增長點,助力鄉村振興。
“雄安魚王”陳愛軍烹制的新白洋淀菜“三鮮脫骨燉雜魚”,融合了“海鮮、河鮮、草鮮”三種食材的鮮味,入口鮮香濃郁、老少皆宜。中國雄安官網趙偉彤 攝
豐盛精美的“白洋淀全魚宴”,每道菜都體現著雄安獨有的文化特色。陳愛軍供圖
陳愛軍正在切制姜末,準備餡料。中國雄安官網趙偉彤 攝
陳愛軍正在烹飪“一魚三吃”的鍋塌魚盒。中國雄安官網趙偉彤 攝
用魚肉片包裹住肉末進行炸制,制作出三種不同風味的魚盒菜品。中國雄安官網趙偉彤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