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來,全國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呈現逐年上升態勢
“考研熱”背后需要冷思考
12月22日,為期兩天的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落下帷幕。據了解,這次報考人數達到341萬人,較上年增長17.59%,這也是連續五年研究生報考人數呈現上升態勢。考研持續升溫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避免盲目跟風,做到理性思考、合理規劃?
隨著考研持續升溫,考試競爭也更為激烈。說起為何選擇加入考研大軍,河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育學專業的王蘭(化名)告訴記者,大二時她從師姐師哥那了解到與他們專業相關的教學管理、教研等職位,崗位學歷要求普遍較高,決定考研就是希望為自己獲得心儀崗位拿到一張“通行券”,“現在就業形勢對學歷要求越來越高,高學歷得到好工作的幾率更大。此外,研究生工資待遇普遍高于本科生,未來職業晉升階段研究生可能上升空間更大。”
燕山大學工程力學專業的王丁寧在校期間開始嘗試創業做自己的品牌,目前他的創業產品高端耳機初見成果,但為何依舊選擇考研?“未來我希望繼續在感興趣的電子科技領域發展,考研能提高自己的學術知識,接觸到更加優質的學術資源,對日后進一步創業也有幫助。”王丁寧說,除了一紙學歷,研究生階段更高的平臺、更廣闊的視野,成為提升自我的重要機會。
“考研是開啟學術道路的必經站。”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專業的馬昊然說,他上研究生后學術視野寬闊了,更找到了自己感興趣的學術方向。“未來如果繼續選擇在學術道路上發展,考研不是終點而是必經站。”
此外,不少有名校情結的學生,將考研作為實現夢想的機會。來自海南的小凌本科階段就讀于北方一所雙非院校,大四求職時,發現自己就讀的院校在家鄉知名度不高,就業也沒有優勢,“決定考研一方面想考回家鄉,另一方面考一個當地認可度高的學校,方便以后就業。”
考研熱的背后是就業市場對學歷的熱捧。有專家分析,高校擴招后本科畢業人數不斷增加,不少崗位招聘環節上提高對崗位學歷要求。為了拿到入職“敲門磚”,越來越多人加入考研大軍。
然而,采訪中,記者發現,不少同學抱著“考上就讀,考不上就工作”的想法,在沒有規劃前提下,跟風盲目報考,看著身邊人都在考研就跟著考研。考研成為暫時逃避就業的一個選擇,即使考不上,并不耽誤大四就業,做著兩手準備,導致復習效率不高。
近幾年高校學生“慢就業”“緩就業”趨勢增長,考研成為部分學生緩解就業壓力的一個選項。河北大學就業指導中心教師王軍超表示,考研雖熱還需冷靜思考,報考前做好職業規劃,復習備考階段堅定目標,才能更高效學習。
“并不是所有專業考研都合適,還需要根據職業特點,結合自身情況,對未來發展方向有一個清晰認識后,再決定是否考研。”王軍超還建議,在選擇報考專業和學校時,避免盲目跟風,要結合自身學業水平,綜合考慮自身優勢和專業背景以及學術興趣后作出理性選擇。(記者桑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