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安排今年種植業結構調整任務
春夏種階段調整面積逾338萬畝
為加大種植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快推進“一減四增”,日前,省農業農村廳制定《春夏種階段種植業結構調整工作方案》,在全省已落實168.14萬畝秋種任務的基礎上,部署今年春種階段262.67萬畝、夏種階段75.34萬畝(合計338.01萬畝)的調整任務,重點調增花卉草木、果樹、蔬菜、飼草、油料等特色優質高效作物。
方案要求,通過細化實化落地目標任務,指導市縣按月按片區按作物分級分工負責,運用無人機航拍等現代信息技術監測,重點抓好千畝以上規模示范片區。省級重點督辦萬畝以上種植業結構調整示范片建設,市級重點督辦3000畝以上示范區建設,縣級負責千畝以上示范區建設。
方案指出,通過行政推動、資金支持、項目拉動、信貸保險等手段,引導經營主體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帶動結構調整規模化發展。突出兩高沿線和重點區域,集中連片、規模推進,著力打造規模化示范片區。省級重點支持10個5萬畝和44個萬畝以上示范片建設,對每個萬畝以上示范片,采取“一位市縣領導包聯、一個示范片推進方案、一支專家服務隊伍、一個經營主體帶動、一套支持保障政策”等“五個一”推進模式,在土地流轉、農資供應、種子種苗供應、技術指導、產品營銷等方面提供有效服務。指導市、縣建設結構調整示范區,推動結構調整見到實效。
圍繞結構調整新增特色作物,加快培育一批“冀”字號農業品牌。重點支持示范片區開展標準化建設、品牌認證和形象設計,進行全產業鏈開發。充分利用蔬菜、中藥材、水果電商等產銷對接活動及各類農交會,加強農產品展示展銷和推介,帶動產業發展和結構調整。
方案強調,省級統籌相關資金項目重點向結構調整傾斜,省級結構調整專項資金重點支持5萬畝、萬畝、千畝等規模片建設。引導市縣出臺、用好含金量高的支持政策,調動各類經營主體特別是農業龍頭企業積極性,撬動社會資本投入,帶動結構調整規模化、產業化發展。組織省級12個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分產業、分作物提供技術指導服務。依托160個科技創新驛站、60個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和339個農技推廣試驗示范基地,開展基地展示、專家指導和技術培訓等。(記者郝東偉 通訊員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