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時節農事忙。走進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南孟鎮,一望無際的農田綠浪滾滾,冬小麥長勢喜人。
“今年春節剛過,區里的農技人員就到麥田里開展苗情墑情調查,并提出了管護建議。”“眼下,地里大部分麥苗都已轉化成一類苗,只要管護好,肯定能豐收!”這是河北省冬小麥“科技壯苗”專項行動的生動寫照,傳遞出夏糧豐收的信心和希望。
河北省小麥育種專家郭進考走入麥地查看苗情。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賈宏博 攝
夏糧的主體是冬小麥。去年秋冬種期間,受罕見秋汛影響,河北省冬小麥出現晚播面積大、苗情類型多、弱苗比例高等問題。面對嚴峻形勢,河北省啟動了冬小麥“科技壯苗”專項行動,各地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加強麥田春季管理,編制技術指導方案,舉辦系列技術培訓,“藏糧于技”的主旋律越奏越響。
“每株麥苗長幾片葉、分幾個蘗,是旺苗還是壯苗、弱苗,都要了解清楚”“促弱轉壯很重要的是水肥調控”“當前要做好紋枯病、莖基腐病的防治,另外,返青拔節季也是紅蜘蛛的多發季,影響春季麥苗的生長,要做好殺蟲防治”“淺埋滴灌技術使用起來省水又省工,只需要在澆地時把閥門打開,澆完水后一關閥門就行了”……連日來,一批促進弱苗轉化升級的好做法、好模式、好經驗不斷涌出,折射出農業高質量發展帶來的新氣象。
無人機和自走式噴霧機準備噴灑作業。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賈宏博 攝
截至目前,河北省冬小麥一、二類苗占比88.8%,比越冬前提升49.5個百分點,科技壯苗效果明顯,冬小麥生產形勢明顯好于預期。這一成績來之不易,也啟示著我們,因地因苗施策,多措并舉保障春耕生產,進一步推進“藏糧于技”,還需要有關方面出實招、下實功。
現在距我國小麥大面積收獲還有40多天,盡管科技壯苗效果明顯,但來不得半點麻痹大意,病蟲害、干熱風、倒伏、爛場雨等關口還時刻考驗著我們。此外,當前疫情點多面廣頻發,封控造成局部地區人員流動、農資運銷和農產品流通受阻,春耕生產受到一定影響。
夯實糧食生產能力基礎、實現農業持續穩定發展,根本出路在科技。無論是當前春耕備播還是未來農業發展趨勢,高質量、高標準都應該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時至今日,“藏糧于技”不僅提高了耕作效率,還引領著農業發展新趨勢。從這個意義上說,要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駛入“快車道”,就必須不斷提升農業科技創新水平,讓先進農業科學技術、高效率農業設施裝備以及現代化經營管理理念在農田沃野上生根發芽。
民以食為天,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課題。從農村實際和農時農事需要出發,堅持農業科技自立自強,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堅定信心、真抓實干。(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評論員 蘆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