擼起袖子加油干 風雨無阻向前行。大型全媒體系列報道《重點項目“開新局”》,今天(3月4日)走進邢臺和廊坊,跟隨記者到重點項目建設現場感受發展活力。
河北廣播電視臺記者 李永倩:
這里是位于邢臺市邢東新區的高性能鋰離子儲能電池項目的建設現場,這個項目總投資54個億,當地抓住3月份施工的黃金期,正在加班加點趕進度,在現場我們可以看到一期工程的主鋼結構已經安裝完成。
按照施工計劃,項目一期將于今年6月份試生產,投產后可實現年產206Ah、280Ah方形儲能電池800萬支,電池組35萬組,年產值57億元,年納稅3億元,提供就業崗位800個。
邢臺市邢東新區黨工委副書記 管委會副主任 李尚鵬:
為了保證這個項目的建設進度,具體負責人每天在現場盯辦,每天我們隨時可以掌握這個項目的建設情況。
當地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明確包聯領導,開設“代辦服務平臺”,隨時解決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項目負責人 檀運方:
咱這個項目為什么這么快,就是因為咱政府有這么一個服務平臺,你看,這是我們原來提報的一些內容,第一時間及時就辦完了。
邢臺市把“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抓實項目”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春節過后,邢臺舉辦“項目集中開工周”活動,共開工建設258個項目,總投資842億元,年度投資260億元,實現了項目建設的良好開局。
邢臺市發改委黨組書記 主任 興連根:
我們在全省創新開展了項目管理平臺,利用互聯網實現項目工地的可視化、精細化管理。在項目服務上,我們實行專班化、全天化的服務,真正做到無事絕不打擾,有事隨叫隨到。
河北廣播電視記者 杜光楠:
我現在來到了廊坊大廠高新技術開發區航空航天材料與結構件環境及可靠性服役評價平臺項目的二期項目建設現場?,F在有近百名的工人正在進行著內部裝修以及掃尾的工作,預計到今年的6月份將達到驗收標準并且投運。
該項目是省重點項目,總投資4億元,總建筑面積2.6萬平方米。目前項目一期已經投產,項目二期建成后,主要為國內航空航天、核電等領域的科研院所、材料供應商提供結構件疲勞測試、無損檢測等服務。項目負責人于立云說,不管是立項、建設手續辦理還是建筑材料運輸、建筑工人招募,當地政府全程提供“店小二”式服務,項目主體結構提前半年建成。
項目負責人 于立云:
積極地去幫助我們去跑各種的手續,所以說為我們這兩期的項目開工建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服務保證。
2023年廊坊全市列入省市重點建設項目368項,總投資2911.53億元,計劃投資670億元,涉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商貿物流、現代服務業、數字經濟、基礎設施、生命健康等領域。
廊坊市發改委主任 董麗萍:
對招商、洽談、簽約、注冊、前期、新開、在建七個項目庫實施全生命周期全過程管理。健全領導包聯機制,對市縣兩級重大項目實施領辦代辦機制,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強化土地、能源、資金等要素保障,推動項目早開工,快建設,早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