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
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保定市第二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馬永平說:“隨著京津優質醫療資源向河北省傾斜,河北省各地醫療水平得到大幅提升。2月21日,北京大學口腔醫院與保定市第二醫院合作共建的口腔院區正式開診,這是雙方實現緊密型醫聯體合作的重要舉措,為我們科室培養了大量的人才,同時我們長期地會聘請他們醫院的醫生來我們醫院進行一些會診、學術交流、授課等等。我們無論在臨床技術的引進,還是項目的開展方面,都走在了河北省的前列。”
馬永平代表建議,除了加強醫療機構間聯系合作,促進人員交流學習外,三地還應共同推進國際水準醫療基地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讓優質醫療資源惠及更多患者。
“今年全國兩會上我帶來兩份建議。第一個是《關于支持保定打造承接北京優質醫療資源微中心的建議》,還有一個就是《關于支持在保定進行國際水準醫療基地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的建議》,可以起到以點帶面的這樣一個作用。”
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保定市第二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馬永平。
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教授張水波認為區域醫療協同發展還需要加強戰略統籌和全面規劃。
“建議國家層面加強社會保障區域的統籌,支持武清、廊坊加強與北京醫療保險合作,深化完善醫保互通方案。深化教育、醫療、衛生、養老等公共服務一體化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教授張水波。
促進教育公平和質量提升
在公共服務領域,不僅是醫療,教育也是群眾關注的大事,與千家萬戶緊密相連。教育協同發展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教育公平和質量提升。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推進高等教育創新。
全國人大代表、保定中學教育集團聯合黨委書記、保師附校教育集團總校長王淑英介紹,保定的學校通過借助北京優勢資源,不斷深化教育領域協作,促進人員交流,推動項目落實,取得豐碩成果。
“保師附校對接北京一零一中學等優質資源,讓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質的教育。在此基礎上,我們又跟北京市教委做了一個項目,在保定成立了王淑英名校長工作室,由北京教育學院的老師作為理論導師,北京萬年花城的校長作為實踐導師,就是雙導師制,8個脫貧縣一共覆蓋了14所小學這樣的工作室。”
全國人大代表、保定中學教育集團聯合黨委書記、保師附校教育集團總校長王淑英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城市學院校長劉林則建議,要讓大數據、人工智能賦能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升級。
“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的發展,使遠程教育形成一個新的教育業態中重要的形式。我們要充分利用科技的優勢,把資源要素在網上流動起來,通過新的科技力量的加入,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定會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城市學院校長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