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雄安新區工業診斷力量培育實施方案公布
到2025年底實現100人以上“工業大夫”團隊規模
近日,雄安新區印發《雄安新區工業診斷力量培育實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今年將形成“入庫培育企業-新區級工業診所-省級工業診所”梯度培育體系,新增新區級工業診所5家以上,工業診斷力量進一步增強。2025年,新區級工業診所總數突破15家,省級工業診所總數突破10家,引進“工業大夫”100名以上,創建工業醫院1家,適應新區產業發展的工業診斷體系初步建立。
根據方案,工業診斷力量培育方向包括科技創新服務、綠色低碳服務、制造提升服務、品牌設計服務、質量管理服務、投資營銷服務、政策宣貫服務等方面。
方案提出打造雄安新區工業診斷服務平臺、培育壯大“工業大夫”隊伍、建立完善工業診所體系、探索創建工業醫院、組建雄安新區工業巡診隊伍、支持企業購買工業診斷服務六個主要任務。
圍繞打造雄安新區工業診斷服務平臺,方案提出,依托省級工業診斷服務平臺與雄安新區線上平臺資源,打造建設雄安新區工業診斷服務平臺,優化平臺系統配置,集成高端專家、優質金融、精品項目、企業檔案、企業需求、診斷案例六大資源庫,構建創新、開放、融合、服務有效銜接的平臺體系。加大平臺資源和優秀成果案例宣傳推廣力度,增強企業用戶黏性,確保安全可靠。
圍繞培育壯大“工業大夫”隊伍,方案提出,匯聚疏解院校及科研院所高端科技創新和人才資源,探索聘任、專職或兼職等形式開展務實合作,著力打造“不求為我所有、但求為我所用”的人才開放共享格局,培育一支新區專業能力強、服務經驗豐富的“工業大夫”隊伍。建立專家資源庫,強化入庫管理,優先推薦入庫專家申報雄安新區各項人才政策。到2025年底實現100人以上“工業大夫”團隊規模。
建立完善工業診所體系。方案強調,面向科技創新、工藝和裝備改進、綠色制造、兩化融合、質量標準、品牌設計、管理咨詢、投資營銷、政策宣貫等重點領域的機構,定期組織篩選一批行業影響力大、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好的機構,納入雄安新區工業診所培育庫。2023年至2025年,每年納入培育庫的機構達到5家以上。開展雄安新區本級工業診所認定工作,優先推薦新區級工業診所申報省級工業診所。
為探索創建工業醫院,方案提出,依托雄安新區工業診斷服務平臺,集聚整合雄安新區“工業大夫”、工業診所資源,培育創建工業醫院,引導工業診斷力量與企業深度合作,探索工業“診療”服務普惠式發展路徑。
為更好組建雄安新區工業巡診隊伍,方案提出,引進培育一批具備為工業企業開展科技創新、綠色低碳、制造提升、品牌設計、質量管理、投資營銷、政策宣貫等咨詢服務,提供解決方案的機構,包括有關協會、科研院所、產業(技術)研究院、創新中心、第三方服務機構等,開展常態化診斷服務活動,解決一批工業企業轉型升級發展難題,推動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項目落地。
支持企業購買工業診斷服務。方案提出,采取政府組織推動、企業積極參與、診所主動服務的模式,圍繞服務重點產業、企業、產品,有效整合匯聚政策、產業、科技、金融、人才等資源,鼓勵企業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向工業診所、工業醫院購買工業診斷服務。對采用工業診斷報告的工業企業,適當給予資金支持,優先支持申報“百項轉型”工程專項資金。(記者劉冰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