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載地。短短6年里,這里從無到有、從藍圖到實景,一座高水平現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疏解而來的央企員工也從"雄漂"變成了"雄安人"。系列報道《記者在基層 行走看變化》,今天來認識一群雄安"弄潮兒",看他們如何在未來之城耕耘未來。
我是中國電科集團太極股份的常永山,一個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從2017年開始,往返京雄兩地。雄安從我出差的目的地,已經變成了另外一個家。我也從"雄漂"變成了第一代的雄安人。
中國電科集團太極股份有限公司雄安分公司總經理 常永山:
雄安新區剛剛設立的時候,沒有現在的京雄高鐵,如果開車的話,大概需要至少兩個小時。現在就方便了。六點多從北京出發,不到八點就到了雄安。在京津冀大城市群之間的戰略性的機會,所以我就也是主動請纓,就到雄安工作了。
我們的企業主要還是服務雄安新區的智能城市建設,新的技術、新的場景的應用。
中國電科集團太極股份有限公司雄安分公司總經理 常永山:
他遺留一個包,我們能精確地找到他嗎?
中國電科集團太極股份有限公司 池峰:
我們會根據以臉搜臉的功能,然后精確定位。
中國電科集團太極股份有限公司雄安分公司總經理 常永山:
雄安是個創新之城。像這些場景,我們梳理了200多項。那么幾乎每天我們的團隊,都在這樣的場地里面在實驗,在驗證這種場景。
中國電科集團太極股份有限公司雄安分公司總經理 常永山:
這個是我們雄安新區的營業執照,雄安發的第一批營業執照。自己復印了一張放在自己家里,這個是個紀念啊!當時說,建設雄安新區,歡迎像我們這種央企,包括民營企業。我們是雄安第一批弄潮兒嘛,我們在雄安干下去的信心就一下上來了。我們就扎在這兒,把雄安新區建起來。當時一下就熱血沸騰了。
隨著雄安生活設施,體育場館建設投入使用,現在我們生活條件也有了改善。雄安現在其實已經是我們的第二個家了。我家人其實來看的時候,我就很自豪。我給他們介紹,像這些以前都是村莊,現在成了一座現代化的城市。作為一個建設者,其實我們心里特別自豪!
六年時間,雄安現代城市雛形已經顯現。從項目建設者到綠化護林員,從政務服務人員到企業員工,每一位雄安人都對這座城市的未來充滿了自豪和新的期待。
雄安新區千年秀林護林員 仇向國:
我叫仇向國,是仇小王村的一個護林員。這是雄安新區第一個起步的秀林區。這樹栽的時候就這么一點點,很細很細的,高度在兩米來高也就是。現在你看都長得這么粗了,七八米高了。看這樹長得很好了,我的心情相當好。水也變綠了,天也變藍了,我作為雄安人感到非常的驕傲和自豪。
中鐵建設集團雄東片區B單元安置房三標段執行經理 張海潮:
我叫張海潮,是中鐵建設集團執行經理。我到雄安新區三年了,目前累計完成建筑面積207萬平米。當時雄安有一個名詞叫千塔成林,我們在雄安的這片熱土上,能夠更多地去揮灑青春,能夠把自己的熱血撒到這片熱土上,確實很感慨的。在雄安的這個工程,也苦也累,但是,作為雄安的建設者,我為這座城市感到驕傲與自豪。
雄安新區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 文慧:
我是文慧,我是雄安新區政務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近幾年新區的政務服務工作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線下辦理到現在高頻事項已全部實現網上辦理;(企業登記)從原來的七個工作日到現在的即來即辦。看到雄安越來越好,作為一個雄安人,我感到非常驕傲。
悅享雄安科技有限公司員工 謝穎:
我是悅享雄安科技有限公司的員工謝穎,負責一些智能網聯巴士日常的運營工作。雄安的出行是非常方便的,通俗地來講就是聰明的車再加上智能的路。雄安新區的發展越來越好。
中國移動雄安產業研究院項目經理 劉妮妮:
我是劉妮妮,是中國移動雄安產業研究院的項目經理。我來雄安四年了。剛來的時候是一個人帶了一個行李箱就過來了。這四年我個人也是有了很大的收獲。我找到了我的愛人,現在又有非常可愛的孩子,覺得在這兒生活是更加安心愜意了,覺得我和雄安在一起變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