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古以農立國,創造了源遠流長、燦爛輝煌的農耕文明。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三農”問題,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啟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億萬農民同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全面小康,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為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有力支撐。
石家莊市藁城區無人機進行一噴多效作業。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李佳琦 攝
“三農”向好,全局主動。確保農業穩產增產、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是農業生產必須始終抓緊抓好的大事要事。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穩住農業基本盤、做好“三農”工作,接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措施要硬,執行力要強,要嚴防死守18億畝耕地紅線,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要堅持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加快推進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讓農民種糧有錢掙。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扛起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糧食安全要實行黨政同責。
清明前后,點瓜種豆。我們從全國春耕春播中感受到了鄉村振興的暖暖春意,解決好、統籌好春耕春播相關工作,既是穩定農業生產的基礎,又是鄉村振興必須打好的“第一仗”。當前,部分地區疫情防控壓力較大,但春耕不等人、農時不等人,相關部門和企業要克服疫情影響,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針對各地農村實際采取差異化防控措施,進一步提高精準防控水平,確保農資生產供應,暢通農資運輸渠道,及時將農資送到田間地頭,切實保障春耕生產需求。同時,要落實好惠農扶持政策,鼓勵農民不誤農時春耕備耕,引導農民合理安排種植結構,有效調動起農民和新型經營主體春耕生產的主動性、積極性。此外,圍繞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各地要緊密結合“強科技”行動,充分發揮農機農技對春耕生產的輔助作用,促進良種良法、良機良田協同匹配,保質保量完成糧播面積和產量任務。
鄉村振興,貴在實干。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鄉村是一個可以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我們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推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不斷作出新貢獻、創造新輝煌。(長城網·冀云客戶端特約評論員樂兵)